健康知識:如何提高睡眠品質?

2025.3.10 健康知識

為何有時睡足8小時,起床仍然哈欠連連,但有時睡不到8小時,卻感到神清氣爽?

要瞭解其中緣由,須從睡眠談起。從目前對人類睡眠的研究中發現,日常睡眠其實不是一個單一同質的過程。其中可以概分為淺睡眠、深睡眠之不同狀態,淺睡眠的作用是讓身體獲到休息,深睡眠則讓大腦得到休息,而完整的一次睡眠,則是由多次、長短各異的淺睡眠與深睡眠彼此不斷交替所組成。一般而言,正常作息下,夜間開始入睡大約3小時內會進入較長的深睡眠,期間會摻雜數次較短的淺睡眠,反之,到了早晨則會進入較長的淺睡眠,摻雜數次較短的深睡眠,並在最後的淺睡眠中,逐漸恢復意識而甦醒。而想要睡得好,當然就是要維持住這種睡眠的自然生理規律,不要破壞它,否則就可能發生明明睡了8小時,起床後卻仍然哈欠連連的情形。

如果想要睡得好,有沒有可以刻意加速進入深睡眠狀態的好法子呢?這裡建議二種方法,提供參考:(一)泡溫水澡。利用體溫升高後又馬上降低容易犯睏的生理習性,在睡前約1小時泡澡,這樣後續入睡,可以較容易快速進入深睡眠狀態。(二)做伸展運動。在睡前做些緩和的伸展運動,讓體溫略微升高,同樣容易在入睡後加速進入深睡眠狀態。

另外,現代人常見的這四種情形,容易造成入睡後長時間停留在淺睡眠狀態,使大腦得不到充分休息,即使睡醒仍然感覺很累,要盡量避免:(一)吃飽後馬上睡覺。在睡前的2、3個小時內最好不要吃太多;吃飽喝足才睡覺,未必能睡得好!(二)睡前看電腦、電視太久。入睡前眼睛長時間看著螢幕,會使褪黑素減少,不僅變得不容易入睡,而且容易淺眠。(三)熬夜。
無論是因工作、追劇、或打電玩等緣故,到了該睡時,還不睡,精神過度強撐或一直亢奮,都會打亂睡眠的生理規律,使得入睡後仍經常停留在淺睡眠,不易進入深睡眠狀態。(四)睡前喝酒。睡前喝兩杯,聽起來愜意,而且喝醉容易入睡,但因交感神經受酒精刺激,反而容易使得睡眠變淺,睡不好。